AI大师杨立昆4月10日接受海外播客AI Inside的访谈要点
人工智能大师杨立昆(Yann LeCun)
2025年4月10日接受海外播客AI Inside的访谈要点
COPU 4.24
(COPU能否正确归纳、引伸和理解杨大师的讲话要点可进行讨论)
他深入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指生成式语言大模型LLM)在进行真正推理、分层规划时的下列话题:
①解决LLM在面对解决新颖问题及物理世界交互方面的欠缺
②讨论下一代人工智能(AI)的发展方向
③谈论Meta的开源策略
④探讨未来作为人类的AI助手(agents)与生态
他谈到:
AI系统需要的是能通过经验或观察来自学习的世界模型,下一代AI将主要基于非生成式模型(杨大师对下一代AI不提通用人工智能AGl,而提非生成式模型)
大语言模型局限性(这与COPU早先的提法是一致的)存在收益递减趋势
大语言模型是有用的(他说我并非想贬低大语言模型,这与他以前讲的Meta基本上已放弃纯语言模型的说法有所改变),尤其在编程助手等应用上表现出色,未来或许还能承担更通用的AI助手类任务
目前人们热议的AI agents看来还不完全可靠
他在谈到AI乃至整个计算技术领域反复出现的情况:演示效果可能非常惊艳,但要部署一个足够可靠、能让用户放心、日常使用的系统,往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问:当前关于通用人工智能(AGl)的讨论非常热烈,有人认为近在咫尺,有人认为永远不会实现,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实现。您谈到现有AI的局限性——如在理解物理世界、推理规划等方面的不足,您如何看待AGI这个概念?
楊答:首先,我坚信不疑,到未来某个时刻,我们将拥有与人类同等、甚至更高智能水平的机器。接下来,谈谈AGl是什么意思?所谓通用智能指什么?指像人类那样普遍适用的智能吗?如果是这样,AGI这个词极具误导性。人类智能根本不是通用的,而是高度专门化的,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先进机器智能AMI这个概念。
如果指达到人类水平智能的概念,可能在未来10年内实现,不会是明年或后年。
(杨立昆囘答AI的发展前景似乎不是AGl而是。AMI,未来机器智能可能等同于或超越人类,所谓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是指人类加智能助手Agents的综合智能,未来的机器智能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但似乎不可能超越人类的综合智能)。
他还指出,大语言模型唯一能做到的是生成文本、生成token,而AI的目标与推理,肯定超越语言模仿,是建立在深度学习基础之上探索深层规划(这与Geoffrey Hinton大师的观点一致,但这是退步还是进步呢?有讨论空间)。
杨大师接着谈Meta的开源策略:
他说Meta决定开源Llama,一方面冲击了少数大型闭源的科技公司,另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开放生态(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创业圈),使没有足够资源进行训练的学术界也能训练出与大公司水平相当的基础模型,促进创新、加速创新。Meta考虑:我们现有的AI系统是否具备足够能力来支持我们想要构建的AMI?答案是否定的!Meta最终希望构建的AMI是环绕我们的基础模型的一系列AI助手(agents),它们能时刻伴隨我们,集成在我们周围,我们可以和它们对话,进行信息交流,要让这些助手协同工作,发挥最大效用,共同构成具备人类水平的智能。DeepSeek依托开源开始表现出惊人的创举。
他谈到:
在互联网早期,微软、IBM、HP等公司试图主导并提供互联网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推出WindowsNT及各自的UNlX,最终都被Linux加通用硬件取代了,因为运行Linux平台软件,便于移植、更可靠、更安全、成本更低、各方面表现更优,在今天数智能时代,谷歌表现最焦急,他们率先提出了开源和Linux平台,Meta也是如此,连微软也跟上了!这样AI模型采用开源(Linux平台)逐渐形成了潮流。对Meta来说,大模型是开源免费的,智能代理(agents)产品凭借其高质量(这是实力政策)可从其广告中收费(从而创造了一种开源的商业模式)。